为更好地服务和保障2025年全省城市体检工作,2月17日,协会在合肥组织召开了《2025年城市体检工作研讨会》,会长蔡新立主持会议;安徽建筑大学有关城市体检的专家、学者及协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参加了研讨。
会前,参会人员作了认真准备,全面梳理了四年来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经验、成效和教训,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根源,并对未来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新思路、新方法和新手段进行了深入思考。
在研讨中发言踊跃,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体会,畅所欲言,总结经验实事求是、梳理问题客观公正。特别是通过研讨大家发现,当前学校城市体检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:一是对共性问题的解决能力仍然不足,未能从根本上杜绝;二是体检数据存在滞后性,对城市更新的指导作用不足;三是未能彻底解决部分市、县对城市体检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和配合积极性不高的问题;四是政策落实与反馈机制不健全,体检结果向政策转化的通道不畅通;五是与各城市的合作深度还不够,未通过城市体检工作拓展研究领域、方向和课题;六是城市体检的方法、经验总结应用与学校教、研、产融合不够。
因此,与会人员就当前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展开了充分的讨论。大家一致认为,要强化技术保障力度,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,完善资料收集、参数获取、指标分析、问题梳理、对策制定等技术方法,构建智慧体检工作机制;强化校地沟通对接机制建设,深入挖掘地域条件、经济水平与“城市病”之间的逻辑关系,保障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科学性、合理性和准确性,推进体检成果的有效应用;创新体检成果的表达形式,通过GIS等技术手段实现体检成果一目了然、一清二楚,让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看得明白、用得便捷;响应不同城市住建部门的诉求差异,建立五大维度中不同专业指标的技术小组,加强技术服务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、针对性和时效性等。
最后,蔡新立会长作了总结。他指出,4年城市体检工作给我们很多的体会和启发,需要“统筹凝练、总结协调、创新拓展、示范推广”,应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模式,才能更有效率、更有效果地去做好未来的城市体检工作;通过研讨,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不足和努力方向,也进一步增强了做好2025年城市体检及评估工作的信心和力量,推动对如何去建立共性体检机制、如何运用智能化工具创新体检方式方法、优化和整合体检的流程进一步降本增效、提升体检成果的表达形式使其更简洁实用、通过体检拓展与地方的合作空间、将体检经验和方法融入到学校教、研、产学及个人成长过程中等问题的思考,不断探索城市体检的新方法、新技术,扎实做好2025年城市体检及评估工作,促进城市体检成果更有效服务于城乡建设。